close

20221005

疫情過後總算開始恢復一般的練習了

雖然比一般劍道館還晚,不過大家身體健康還能打就不錯了。

 

練習完後老師分享中線的概念有三個要點

1守中:中段要能守住中心線

2 制中:不讓對手回到中心線

3殘心:以腰力衝體

20210517

一眼二足三膽四力

看得出對方的動作,移動中掌握機會,出手就不猶疑,合理的waza與力度

20210513

一直關注著王柏融在日職的發展,終於有連續場次的長打出現。

和歐力士的山本由申展現十足的纏鬥與精準的選球

劍道其實某些程度和棒球很像 要選球(對手的進攻手段)  也要能打中變化球(對手撇頭閃劍)

20210512

5/11之後  板橋劍道館也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需要休館一陣子了

另外聽聞一位劍友將一套高級護具拿出來賣  該名劍友就今後就不再打劍了

想必然是環境使然  不會是主觀的決定  心裡實在感到惋惜啊…

現在自己能夠打劍  也是很多主客觀的機緣  更加珍惜

                     希望疫情趕快恢復

                     並且曾經同期和潘老師學習的學生能再回到道場來打劍

20210505

一開始就對上老師  身體下意識要逼進去打  結果就被打到傻了

老師看了搖頭說太近  馬上才意識到腳步與距離感全錯了

我有感覺沒正確地用竹劍的物打部打中對方  但不知那裡怪怪的  

如果打劍太近 

有可能是沒有和對方在距離上先對峙  再劍利的切進去

而是笨笨的貼上去  貼上去的速度又不如對方

所以距離和時機的掌握遠遠落後給對方了

一直到稽古結束的最後一次   我又輪回到老師面前

重新把腳步放輕與放軟  調整好一刀一足的距離才勇敢的切進去

感覺比較沒有像木雞一樣被定在原地

20210503

老師說刺的時候兩手要向內轉,然後用腰力刺出去。

可是我一內轉就覺得劍尖變的僵硬,好像就偏離目標了。

目前只能做到把劍直直的送出去。

這樣的缺點就是刺中的那一刻沒有威力,沒有威力的話,殘心也就不漂亮了。

 

另外恭喜新北市的老師們獲得台北市青年盃50歲以上組的冠軍。

20210428

有時上班完還去打劍,腦袋又笨又重,身體也不怎麼靈活,練習的效果只能說有流汗而已。

20210427

老師交代 基本練習之外  要有個能夠決勝負的waza

一出手 五支就會中四支的程度 做為得意技 才行

這時才發現  在所有練習過的基本waza裡  我還沒有這樣的壓箱寶

但是心裡對某些老師的絕招好是欣賞   乾瞪眼的份

被絕招打到的感覺就是開心

20210426

這二天一位學習柔道的男童被摔腦死  感到非常痛心

其實劍道也不乏暴力  

如果只能教小朋友用暴力的方式獲取獎牌

那麼毫無疑問的  我會教孩子先學會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離開是好的方式 一點也不可恥

劍道的指導者也一定要時時刻刻緊盯那些手腕僵硬,右手過度用力,又不當擊打對手胴部的初心者

並時時提醒這樣是會讓對手受傷,所以要特別當心。

20210423

適當的時機、輕巧的腳步、靈活的手腕、結實的殘心

20210420

雙手刺與單手刺的動作看起來很像   但想法也是不一樣

劍道很高深啊…

20210414

當當正正迎向對手做waza,絕不扭捏造作

手肘不外開

元立方打擊後要落在對手一支劍的距離

胴擊的手腕要能旋轉靈活

20210412

上星期六到高雄做合同練習  當天往返北高兩地  真的是有夠熱血也有夠累人。

時常聽聞南北劍風有所不同,所以想用心體會了一下。

  1. 斬切的動作較北部確實而明快
  2. 大支面再配合時間差也能把一般的伸擊面給吃掉
  3. 青少年劍友也能打擔擊面
  4. 老師中段劍尖放低迎刺學生的狀況不少
  5. 更有一擊必殺的古風

有些國手老師當裁判與工作人員,沒能下場稽古,太可惜了。

算算也只是人生的第三次到高雄,也是第一次為了打劍到高雄,可惜沒時間好好觀光一下。下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度造訪。

一期一會啊。

 

20210409

聽老師說教的學生不能太聰明,因為太聰明的話,老師教的會聽不進去,會想依自己的方式打劍

但我立刻想到好像也不能太笨,都學不會的話會缺乏成就感。 

難啊

20210407

昨天有傳播專業的大學生來訪。他們不打劍,而是想以劍道為主是完成課堂上的作業。

本來想請七段以上的老師給他們訪問,但是老師們對於面對鏡頭有點擔心,都相互謙讓。

館長不設限讓他們拍攝,也請其他老師儘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希望他們能提交好的作業拿到學分數 ,將來也能把劍道給推廣出去。

在此宣傳一下劍道的優點:有競技的刺激性,並且有護具可能兼具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打到70歲,突破年紀的限制。

20210401

持續在老師的指導下,強化手腕的靈活度。

另外也聽老師說一些比賽的注意要點: 手腕要很靈敏,劍尖要像蛇一像靈活,腳步的進退要很汛速,遇到強的對手要懂得在攻擊上做變化

總而言之,打劍或劍先要更加靈活,並能予以對手迅速的反擊。(學生陷入思索中…)

20210324

恩師特別叮嚀手腕要有靈活性  並傳授練習的方法

希望幾個月後能加化打擊的清脆感

 

另外小手面在賴老師的提點下繼續摸索

像是碰-碰的節奏感要出來

之間不能有太長的停頓

另外楊老師也提點的要訣是手撐出去才打kote

潘老師提點不要有高足的現象,滑出去就出手

如何才是比較適合自已的打法 並符合老師們的要求 要再練習練習…

20210318

如果在修習劍道的過程無法前進  我想當成一項運動流流汗也是不錯的

升段能夠順利通過固然可喜,但背負段位後能不能表現出該段位的樣子,應戒慎恐懼。

有的人只要透過交劍與seme的攻防,就知非等閒之人。

對我來說稽古的魅力遠大於比賽

這次疫情下的選手權比賽我幾乎看到睡著。

所有晉級的選手打的非常中規中矩,沒有可以挑的地方,但就是太無聊了。

以前的選手個人風格強,甚至會強到資深的老師批評 不夠正統,但不知為什麼,我反而覺得這樣的比賽比較激情。

勉強看完後,我轉而找尋稽古風格優美的劍士來欣賞

又把小西司郎的稽古給複習了一次。

能把高劍尖的中段打的這麼猛的,只能在三十年以上的影片中看到了。

20210312

打擊小手的標準殘心動作是直直的向前衝

目前的我還沒有辦法在做向前衝這個動作時  好好避開或擋開對手的攻擊

尤其遇到對手同時擊打小手  兩支劍很接近的時候  

向前衝的殘心有時正好就給對方拔擊的機會

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好這個動作呢?思索著。

20210310

打小手的方式有時候會隨著對手的防守而產生變形

這樣的變形卻不像是打面一樣 容易被觀察到或被修正過來

甚至堅持標準姿勢的話  對方反而容易格擋或閃開  

如果用不標準的姿勢打的話  就不容易將小手與面連結  形成一個好的小手、面的連擊

我不斷試驗不同的打法  還沒有一個滿意的

對手採取的防守  高度的位置  靠近身體的距離  就大大影響打擊小小的有效性

等到確認後  持劍者揮劍切進去的角度  速度 與深度  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0210302

每次遇到中段構雙手的位置較低的對手,我就有點無法打出oji waza,

對手很容易就可以脫開加以反擊

而且我如果太刻意要打這支的話  身體又容易崩潰

還在思考一個平衡點

20210226

劍道的退擊和拔擊感覺上是滿像的

在拔擊上  最近的世界杯來說  韓國隊要比日本隊使用的多  而且時機掌握的巧妙

最近老師特別指導退後時的腳步運用

遇到遇到厲害的老師還是會退到腳打結  但遇到只用手部打擊較資淺的劍友就很好使用

同時也可以在不搖頭晃腦的情況下,對強攻的對手有其他的防守選擇

20210224

有特別想要運用腳步但是老師前後進退明顯比自已快

有想要向前 但看到老師也向前

覺得來不及打面了  想要退又覺得左腳沒有能夠後很移動  所以身體就卡在原地 而沒有做出成功的後退

在沒有成功的後退  重心就不是那麼穩  也就不容易抓到對方進行有效打擊了

20210204

太擔心對手快速移動的腳步,以致於無法有效移動自己的腳步

視線也太過偏狹的集中在腳步上,而沒有自然地放到對手全身,以致於腳步顯得凌亂。

另外突然有個疑問

出劍的速度如果不夠快的話,打waza不是就變得更慢了。而出劍的速度如果真的快的話,又何需刻意打waza呢?

20210121

老師給的新年新課題是腳步的移動要能夠再上層樓,達到能比賽的水準

以前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打基礎的時候,下盤穩才會有犀利的打擊力道。

而在移動的過程如何不能好好把握重心的話,打擊的力道和準確度就容易流失。

上了年紀更是以保留體力為籍口,沒有好好做出殘心,以致於腳步上的基本就越做越差了。

另外老師還注意到一個腳步上不好的動作,就是會有擴大步幅,降低身體高度的不良動作,要修改。

要打中對方不一定要很快速的腳步,但是有快速腳步的劍道家,常常可以用腳步迷惑對方。

看了老師說的影片示範,才知道原來自己連日本高中生的水準都還沒達到啊…

現在開始好好練習小巧輕快,能進能退的腳步運用才是。

20210115

大家在劍道的修行上用來勉勵自己的話語是什麼呢?

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  "慎謀能斷"。它是秀在一個台大的女劍友hakama上的短語,挺能和當事者聯想起來。

發現很多人都會在劍道服上繡字之後,我有意無意就會看看劍道們刻的是什麼。然後想想和對方打劍的感覺,看看沒有沒呼應的地方。

另外一個較深刻的用語是"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充滿禪機,又像是個北國的劍友會想到的句子。

最近看到日本會田彰老師在台灣提到的劍道理念,深覺"把握機會"就是一種seme的理解。對機會的出現沒有期待,也沒有主動去把握,就無法了解會田師範的意思。

當學者持劍與對手對峙時,就是要努力尋找機會(知),與把握它(行)的過程。厲害的高手這之間的落差是最小的。

20210113

戰前的劍道是連摔都一起來,但後來被改良就只有體碰與交鍔了。

最近才知道有些劍道的學員是在別的武術卓然有成的成就者,只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改為比較不會受傷的劍道。

趙老師年過六十,但身材保持的相當精實,但受限於身高,劍的威力有限制。

換裝閒聊之中,才驚覺老師是三屆柔道國手,並有七段資格。我記得學柔道的同學曾說過,沒有在一級的賽事上取得優勝是不能升段的。

柔道的升段要比劍道殘酷的多。

出於好奇就請老師示範一下他的得意技,是有點像送出腳去掃對方重心腳的絕招。老師的腳靠過來時和自已去踢到石頭一樣,有夠硬,不愧是拿過全國冠軍的人,心裡著實佩服。

有人問練劍道在實在有沒有用?我想除了反應會好一點外,不太可能臨時去找一把竹劍應用。但是如果能運用這麼近距離的送腳掃,應該一下就將對手打包了。

20210108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型的劍道合同練習都被取消了。感覺很久沒有呼吸到新鮮空氣,

也不是知自己打的劍道是否偏離了,或者和別人脫節了。

最近接受恩師特別指導伸擊面,教的東西其實和初授業時相同,但隨著時間的累積,好像略有其他領會。手部的動作更加精簡,但是攻擊的距離為被犧牲,還在摸索中。

 

在與許老師練習結束時,老師說胴和小手打的不夠決絕。邊打還怕擔心打到對手,讓劍慢了下來。不應該邊打還要用眼睛確認。確定空隙出來,要打就打到底。

突然想到另一位老師給過我的建議:明明條件很好,速度很快,時機也能掌握。但是打劍缺乏霸氣,出手客氣,打到力道明顯不足。如果你不把對手當人看,打劍的威力就會被激發出來。

os. 學生不敢,怕太霸氣沒控制好劍尖會變成亂打,讓別人受傷。還有一個力量與速度兼具的境界是我沒達到,需要努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ysnoh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